西

(

)

山水
怀古
写水
写地
忧民
历史哲理
哲理
写景
抒情
咏史
地方名胜
西湖
赞美
哲理
情感表达
自然景观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钱谦益所作的《西湖杂感》系列中的第十四首。钱谦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西湖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东海桑田事岂诬”,借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更迭和世事的沧桑。接下来,“藏舟夜壑本良图”一句,通过隐喻的方式,描绘了一幅夜晚将船藏匿于深谷的美好图景,既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暗含着对避世隐居的追求。“摸金山欲移三竺,蒸土陂应决两湖”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试图移动金山、开凿湖泊的宏大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改造自然的渴望。同时,这两句也寓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地媪荒凉忧竭泽,波神刺促怨投珠”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环境的忧虑和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反思。地媪(老妇)的忧愁和波神(水神)的怨言,反映了诗人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切担忧。最后,“不知系缆江头石,曾见秦人筑塞无?”以疑问的形式,引出对历史的追溯和对未来的思考。这一问,不仅表达了对过去文明遗迹的探寻,也蕴含了对现代社会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的深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钱谦益

265首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