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节
写景
抒情
佳节
秋天
写雨
抒情怀古
友情
锦官城
记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过后的一天,在黄积庵内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即景的氛围。首句“金风萧爽雨初收”,以“金风”点明秋季,用“爽”字形容天气的清新凉快,而“雨初收”则暗示了刚刚过去的雨水,为接下来的景象铺垫。接着,“玉镜东南渐上楼”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明亮的月光比作“玉镜”,并描述其逐渐从东南方向照耀到楼阁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夜晚景象。“康乐赋时嗟既满,荆州闲日叹如流”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引用了谢灵运(康乐公)和刘表(荆州牧)的故事,通过他们的经历来抒发对时间飞逝、人生短暂的感叹。“枰中白黑疑双鬓,琴里宫商缓百忧”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棋盘上的黑白子比作自己的双鬓,暗示岁月的流逝;同时,通过弹奏琴曲,让宫商之声缓释心中的百般忧虑,展现了一种在艺术享受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意境。最后,“相约深杯还共醉,年年追赏穗城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共度佳节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每年都能相聚庆祝秋天的美好期待,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中秋后雨中景色的美丽,更蕴含了对时光流转、友情与艺术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作品。

陈恭尹

1900首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次圭父游将军岩韵二首(其二)
宋·朱熹
陈迹真成俯仰间,回头犹认碧巑岏。更烦地主殷勤意,得尽云山表里观。景晏共愁归路远,年侵独负酒杯宽。明朝觅句酬珠玉,剩喜诗情却未阑。
唐·王贞白
太阳虽不照,梁栋每重阴。白发未逢媒,对景且裴回。别酒莫辞今夜醉,故人知我几时来。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
栖霞道中示蕴山
清·翁方刚
从我负书非曰归,诗情先逐晓云飞。重阳细雨迟黄菊,六代精蓝冷翠微。远眺合教青眼共,深谈喜未素心违。洞天且莫题名姓,苔藓濛濛恐湿衣。
水调歌头(其四)戊午九月,偕同官延庆阁过碧沚
宋·吴潜
重九先三日,领客上危楼。满城风雨都住,天亦相邀头。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徙倚阑干角,一笑与云浮。望平畴,千万顷,稻粱收。江澄海晏无事,赢得小迟留。但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