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陈
人
白
王
问
溪
归
琼
州
送
君
归
去
不
胜
情
,
共
国
犹
悬
两
月
程
。
黎
母
山
前
开
晚
照
,
苏
公
楼
外
正
秋
清
。
槟
榔
过
雨
垂
空
地
,
玳
瑁
乘
潮
上
古
城
。
到
日
从
容
问
耆
旧
,
为
予
再
拜
海
先
生
。
送别
写景
地点
情感表达
友情
赞美海南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送陈人白王问溪归琼州》。诗中以深情款款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送君归去不胜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情感的难以言表。接着,“共国犹悬两月程”一句,既点出了友人归途遥远,也暗示了两人友情深厚,即使相隔两地,心仍相连。“黎母山前开晚照,苏公楼外正秋清”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黎母山的晚照与苏公楼外的秋色,既是景物的写实,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哀愁。“槟榔过雨垂空地,玳瑁乘潮上古城”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场景。雨后垂落的槟榔树与乘潮而来的玳瑁,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到日从容问耆旧,为予再拜海先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希望友人能带来故乡的消息,并以敬重的态度对待友人,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关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牵挂。
陈恭尹
1900首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题东湖
宋·曾惇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