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
抒情
良夜
听鸡
怀物
青灯
写风
秋天

赏析

这首《秋灯》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秋夜中一盏青灯下的静谧与孤独之感。首句“朔风犹未入”,点明了季节的转换,预示着寒冷即将来临,但此刻还未真正侵袭。接着“暑月已全过”,表明夏日已经过去,秋天的气息渐浓。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更迭,营造出一种过渡期的氛围,既暗示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喻人生的流转。“不有青灯对,其如良夜何”两句,直接点题,表达了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如果没有青灯相伴,将会是多么的寂寞和无趣。青灯在这里不仅照亮了黑暗,也象征着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接下来,“听鸡时独舞,偶影或成歌”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画面。在寂静的夜晚,诗人仿佛与一只孤鸡共舞,或是自己的影子在轻声歌唱。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最后,“知我应唯尔,人间岂易多”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的渴望和珍惜。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理解自己、陪伴自己的人并不多见,因此显得尤为珍贵。这句话既是对青灯的感激之情,也是对真正朋友的向往。整体而言,《秋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寂寞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友情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渴望。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陈恭尹

1900首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猜您喜欢

秋晓
清·爱新觉罗·弘历
晨光漾绮闼,露气含芳丛。语蛩学埘鸡,报曙秋壶中。枕簟切飒寒,衣袂流金风。晚卉斗其芬,似惜华冶容。青松挺百尺,岂伊众花同。安知荣与枯,落落拿虬龙。时咏七月篇,似抚五弦桐。甄.....
秋日
清末近现代初·费墨娟
六桥烟柳逐风忙,秋景萧条剧可伤。更有一番惆怅处,猿啼木落满山岗。
移居小白村(其二)
清·刘玺
市烟隔岸四邻静,南北轮蹄路不通。秋色老添黄雀雨,雁声孤堕白蘋风。少陵诗卷兀相向,元亮酒壶谁与同。犹喜闲闲张仲在,钓竿长伴荻花中。
秋怀
唐·白居易
月出照北堂,光华满阶墀。凉风从西至,草木日夜衰。桐柳减绿阴,蕙兰消碧滋。感物私自念,我心亦如之。安得长少壮,盛衰迫天时。人生如石火,为乐长苦迟。
清平乐(其一)秋叶
宋·高观国
盘枝剪翠。叶叶西风意。吹上玉人云□底。无限新凉气味。飘萧露卷烟柔。绝怜不逐宫流。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青阳驿
宋·周弼
悄悄如秋麦气凉,山风吹透湿衣裳。小炉深幌枯松火,一夜寒香绕客床。
贵池舟中中秋夜月(其一)
明·李孙宸
未秋先已期今夕,今夕清光岂等閒。野旷始知秋有色,人閒偏觉月相关。云边几字鸿声度,雾里一灯渔艇还。景物总供良夜赏,莫将留滞怨江山。
北窗
明末清初·方维仪
香风吹入帘,台畔花如雪。遥忆故乡琴,无声对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