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离别
送别
情感
抒情
夏日
景色
阳江
友情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送区兴甫之阳江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区兴甫即将前往遥远的阳江的不舍与担忧之情。首句“暑中挥汗枉经过”,描绘了夏日炎炎,友人区兴甫即将踏上旅途的情景。汗水流淌,不仅是因为酷热的天气,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伤和不舍。这里的“枉过”二字,既有对友人旅途劳顿的同情,也有对时光易逝、相聚不易的感慨。次句“病眼难开奈别何”,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由于身体不适,诗人的眼睛难以睁开,仿佛连自然界的光线也无法穿透内心的悲伤。这不仅是对身体状况的描述,更是对友情深厚、离别痛苦的生动写照。诗人以“病眼”自喻,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内心痛苦。后两句“莫道阳江非远道,白头相见苦难多”,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担忧。阳江虽非遥不可及之地,但对于年岁渐长、相见机会稀少的诗人而言,未来的重逢变得异常艰难。这两句既是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也是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蕴含着深深的无奈和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复杂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的惋惜,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之作。

陈恭尹

1900首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送别张仲阳入京(其二)
明·方献夫
何处问吾居,西樵小结庐。丹心长恋阙,一点未曾渝。
因顾子文得交吕元章于其借别也歌以附赠
明·萧光绪
我来虞山交却少,子文坦白堪倾倒。酒后每悲交谊衰,雨云反覆羊肠道。所以倾盖吕新安,岁寒松柏陈雷好。气侠义孚面亦真,殷勤岂为多材巧。文彩卓烁动海邦,龙蛇殊玉争春晓。篆刻秦汉刀.....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唐·李白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舞袖拂秋月,歌筵闻蚤鸿。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