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天
节日
寒食节
情感
悼亡
写花
桃花
山水
抒情的写景

赏析

这首《石州慢》是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一番愁绪与孤独感。开篇“桃萼初妍,困蝶迷莺”,以桃花盛开、蝴蝶迷恋黄莺的景象,营造出春日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怅然无侣”一句,瞬间将画面拉回孤独与寂寞之中。接下来,“闲窗酒盏慵拈,挂壁焦桐倦抚”,诗人以自身的行为动作,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慵懒、无聊的情绪,仿佛在寻找一丝慰藉却难以触及。随后,“流光似水,从教月冷风凄,总被帘纤误”,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即使月色凄冷、风吹帘动,也无法改变内心的孤寂与哀愁。“一听一心酸,奈此时愁绪”,听到什么让诗人感到心酸,这愁绪似乎无法排解,只能任由它在心中蔓延。接着,“虚度清明寒食,绝少游踪,到溪南路”,清明与寒食节本是家人团聚、踏青游玩的日子,而诗人却独自一人,没有游踪,只能走向溪边小路,更添几分落寞。最后,“底事频吹,洒遍雕栏琼户”,为何如此频繁地吹拂,使得花瓣飘散至雕花栏杆与琼楼玉宇之间,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与无奈。“天涯望极,那堪彻晓连明,茫茫不省春何处”,诗人遥望天涯,却不知春天究竟去了何方,只能在昼夜交替中苦苦寻觅,表达出对春天逝去的不舍与迷茫。“三月又重三,问谁题新句”,三月再次轮回,却无人能为这愁绪题写新的诗句,言外之意是希望有人能理解并共情这份愁绪。整首词以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内心的孤独、哀愁与迷茫,以及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春日
清·卢德仪
绣包无事且徘徊,庭院沈沈长绿苔。一桁垂帘春昼永,桃花如雪燕飞来。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四明山中逢晴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清·郑珍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摸鱼子·春江送客,忆家园作
清·龚翔麟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