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子
渊
明
赋
归
去
,
正
合
书
义
熙
。
衣
冠
晋
江
左
,
寄
奴
我
何
知
。
春
秋
乾
侯
笔
,
凡
例
日
星
垂
。
诛
心
虽
探
微
,
临
难
将
安
施
。
乃
知
书
甲
子
,
当
在
永
初
时
。
古
人
日
已
远
,
浇
风
日
已
漓
。
空
馀
五
柳
树
,
萧
瑟
西
风
吹
。
怀古
抒情
读书
秋天
思乡
哲理
写景
古人赞颂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所作的《甲子》,通过对陶渊明归隐故事的引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风日下的感慨。首句“渊明赋归去,正合书义熙”暗指陶渊明顺应自然,辞官归隐的行为符合东晋时期的社会风气。接下来,“衣冠晋江左,寄奴我何知”描绘了陶渊明身处江左的历史背景,暗示自己对此并无过多关注。“春秋乾侯笔,凡例日星垂”借《春秋》笔法和日月星辰的永恒,寓意历史记录的公正与时间的无情流逝。然而,“诛心虽探微,临难将安施”又揭示出即使能洞察人心,面对危难又能如何,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乃知书甲子,当在永初时”进一步强调历史记载的重要性,认为甲子纪年应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解读。最后两句“古人日已远,浇风日已漓”直抒胸臆,感叹古人已远去,现实社会风气日益败坏,只剩下“空馀五柳树,萧瑟西风吹”的寂寥景象。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引,寓言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以及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郭钰
601首
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