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南
康
夜
泊
赣
石
中
倦
客
乘
归
舟
,
春
溪
杳
将
暮
。
群
林
结
暝
色
,
孤
泊
有
佳
趣
。
夜
山
转
长
江
,
赤
月
吐
深
树
。
飒
飒
松
上
吹
,
泛
泛
花
间
露
。
险
石
俯
潭
涡
,
跳
湍
碍
沿
溯
。
岂
唯
垂
堂
戒
,
兼
以
临
深
惧
。
稍
出
回
雁
峰
,
明
登
斩
蛟
柱
。
连
云
向
重
山
,
杳
未
见
钟
路
。
写景
山水
春天
夜晚
情感
思乡
险石
潭涡
长江
深树
松风
花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险峻感的山水画面。诗人以一种淡定和超然的心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倦客乘归舟,春溪杳将暮。" 这两句设置了全诗的情境,一个疲惫的旅人正踏上回家的航程,春天的溪流在暮色中显得迷离而又宁静。"群林结暝色,孤泊有佳趣。" 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诗人的独特体验。在这片密集的树林和寂静的夜晚之中,诗人发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乐趣。"夜山转长江,赤月吐深树。"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夜景的细腻描绘,长江在夜色的映衬下蜿蜒曲折,而那圆润的红月则从浓密的树叶间透出光芒。接下来,“飒飒松上吹,泛泛花间露。” 描述了微风轻拂松林的声音,以及清晨露水在花丛中闪耀的情景。这些细节丰富了诗中的意象,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清脆的自然之声。"险石俯潭涡,跳湍碍沿溯。" 这两句则转向了对险峻山岩和急流的描写,诗人似乎在强调大自然中既有美丽,也有危险与力量。紧接着,“岂唯垂堂戒,兼以临深惧。” 诗人的心情也随之而转,表达了一种对安全的忧虑和警醒,不仅是对居所的关注,也是对于深邃山谷带来的敬畏之心。最后,“稍出回雁峰,明登斩蛟柱。连云向重山,杳未见钟路。” 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探险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他继续前进,攀登高峰,面对着云雾缭绕的重山,却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钟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个旅途中的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微小与敬畏。
耿湋
168首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猜您喜欢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
柳含烟·柳
明末清初·屈大均
青青眼,忍看人。人别人离不管,更将烟雨湿残春。与罗巾。红恨绿愁消欲尽,枝上无多风信。一相思作一垂丝。断肠时。
摸鱼子·春江送客,忆家园作
清·龚翔麟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
春日赴独石口作
清·狄觐光
沙卷黄云赴朔边,冰开已过好春天。地犹残雪空三月,人与落花又一年。村户旧巢迟燕到,关山新草尽驼眠。入都多少间儿女,指点风光笑欲颠。
雨过
明·陶安
雨过山添色,推窗翠扑衣。秧随新水长,蝶趁落花飞。江近檐头挂,春从客里归。沙乾聊可步,倚杖绿阴肥。
西上
清·丘逢甲
西上扁舟客梦孤,浇愁村酒拨云沽。春帆细雨梅州路,花落春山叫鹧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