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怀古
写山
神光丹室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段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奇妙景象。首句“甘河当日逢仙□”,以“甘河”为背景,暗示了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灵性的环境中,而“逢仙□”则留下了一丝神秘感,让人遐想仙人在此地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几分奇幻色彩。接着,“七朵莲花变金色”,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莲花的美丽,更通过“变金色”这一细节,赋予了莲花超凡脱俗之感,仿佛是自然界的珍稀之物,与仙人的形象相得益彰。金色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神圣、尊贵和转化,此处或许暗含了某种精神上的升华或转变。“洪厓得道隐山东,夜夜神光丹室白。”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另一位得道高人洪厓,他隐居于山东,夜晚时分,其修炼之所散发出的神光映照得丹室一片洁白。这里通过“得道”、“隐山东”、“神光”、“丹室白”等词汇,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修仙世界,表达了对修行者追求精神境界、超越世俗的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个既神秘又充满哲思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仙道、自然与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