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英
台
近
·
二
十
四
阕
(
其
二
)
并
序
雨
初
梅
,
风
晚
楝
。
春
晚
夏
初
见
。
画
帐
崔
徽
,
约
略
半
身
现
。
恼
伊
水
阁
东
边
,
愔
愔
帘
子
,
却
障
住
、
梧
桐
一
面
。
渐
知
怨
。
不
时
倦
绣
慵
妆
,
委
意
觅
消
遣
。
尺
八
檀
槽
,
粉
指
掐
都
遍
。
但
闻
鹦
姆
呼
茶
,
鸦
童
报
客
,
已
不
耐
、
眉
颦
心
战
。
婉约词
山水
离别
春夏季歌
爱情
闺怨
女性题材词
赏析
这首《祝英台近》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时节,雨后微风中,梅树与楝树交织的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景象。“雨初梅,风晚楝”,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环境,梅雨初歇,晚风轻拂,梅树与楝树在这样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宁静。接下来,“春晚夏初见”一句,将时间的流转巧妙地融入其中,暗示着季节的更迭。“画帐崔徽,约略半身现”,这里运用了崔徽画像的典故,借以表达对某人的思念之情。画像虽只显露出半身,却足以触动人心,引出下文的“恼伊水阁东边,愔愔帘子,却障住、梧桐一面”。这一句通过帘子和梧桐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隔阂感。“渐知怨”三字,直接点出了情感的核心——怨恨。随着故事的发展,主人公开始感到厌倦于日常的琐事,如“不时倦绣慵妆,委意觅消遣”。她试图寻找方式来排解心中的烦闷,但似乎每一种尝试都未能真正解决问题。“尺八檀槽,粉指掐都遍”,此处以乐器和手指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在寻求解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然而,即便如此,她依然感到疲惫不堪,“但闻鹦姆呼茶,鸦童报客,已不耐、眉颦心战”。这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无奈描述,也是对内心深处情感挣扎的深刻揭示。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主人公在春末夏初时节,面对生活琐事与内心情感的复杂心情。词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在寻求解脱过程中的挣扎与矛盾,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邃的哲思。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绕佛阁
清·杨玉衔
冻禽戢影,阑雪澹糁,花落人悄。偎影屏小。去途曲折,相烦短檠照。雁来新杳。江上问讯,明日潮早。缄恨多少。晓来起拾,残英粲盈抱。密意付钗卜,带解蟢飞羞向道。还记燕梁,双栖亲语.....
洞仙歌
清·周星誉
绣帆收了,正雨丝初歇。七里香尘熨柔碧。看绿杨阴外、楼阁溟濛,是多少,春睡初醒时节。犀帷催唤起,饧眼慵揉,刬袜竛竮向人立。檀盏递完时、低项回身,傍娘坐、恁般羞涩。又小婢催人.....
丑奴儿/采桑子(其三)
宋·张孝祥
无双谁似黄郎子,自郐无讥。月满星稀。想见歌场夜打围。画眉京兆风流甚,应赋蛜蝛。杨柳依依。何日文箫共驾归。
孤鸾
明·林章
为谁抛撇,似海燕初分,林莺乍别。回首天涯,满目云山愁绝。东风不怜春色,把一枝、杨花吹折。直恁粘烟带雨,更盈盈似雪。奈梦儿、相隔恨难说。想昨夜孤衾,今朝双颊。比这青衫上,有.....
菩萨蛮(其五)
宋·晁端礼
远山眉映横波脸。脸波横映眉山远。云鬓插花新。新花插鬓云。断魂离思远。远思离魂断。门掩未黄昏。昏黄未掩门。
驻马听
宋·柳永
凤枕鸾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