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宴
揽
碧
轩
即
事
二
律
(
其
一
)
玉
线
石
榴
裙
,
清
歌
隔
座
闻
。
墙
阴
花
背
月
,
天
际
露
凝
云
。
帽
影
宜
苔
受
,
茶
烟
与
鹤
醺
。
重
帏
环
窣
处
,
沈
火
有
浓
薰
。
写景
咏物
写花
地点
抒情
茶文化
女性服饰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夜晚的宴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氛围和场景。首句“玉线石榴裙”以华美的服饰开篇,暗示了宴会的高雅与奢华。接着,“清歌隔座闻”则描绘了音乐在宴会中悠扬回荡的情景,仿佛能跨越座位,让每一位宾客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墙阴花背月,天际露凝云”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月光下墙边花朵的静谧之美,另一方面则通过“天际露凝云”展现了一种朦胧而遥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帽影宜苔受,茶烟与鹤醺”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中的细节,帽子的影子映在苔藓上,显得格外和谐;而茶香与鹤的悠闲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宴会的高雅,也暗示了主人对生活的品味和追求。最后,“重帏环窣处,沈火有浓薰”则将视线引向宴会的深处,重叠的帷幕和燃烧的香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温馨的环境。这里的“沈火”可能指的是沉香,其香气浓郁,能够增添宴会的气氛,同时也象征着宴会的高雅与庄重。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宴会的高雅、奢华以及主人对生活的品味和追求,同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营造出一种梦幻而神秘的氛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