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秋天
城市场景
夜景
婉约情感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夜图景。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月下柳岸、云雾缭绕、山影朦胧的画面。"回渚柳稀疏",点明地点在一处曲折的水边,柳树稀疏,营造出一种空旷与寂寥之感。"柳外画城云漠",将视线延伸至远处,描绘出一片云雾弥漫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氛围。"城上一眉山影,挂新蟾一角",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山影如同新月的一角挂在城墙之上,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自然与城市和谐共存的美妙景象。"扶肩醉向酒家归,霜径踏黄箨",词人以自己的行踪作为线索,从视觉转向了情感体验。他微醺地走向酒家,踏着霜覆盖的小路,黄叶随脚步轻响,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四五点灯明处,是谁家水阁",将视线引向了远处的灯火,引发读者对那灯火背后故事的遐想。整个画面由远及近,由静及动,由实及虚,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淡淡的忧愁与深邃的思考。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