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郑
明
经
乔
迁
之
山
左
二
章
(
其
一
)
无
端
橐
笔
走
他
乡
,
消
尽
雄
心
两
鬓
霜
。
豪
辨
惊
人
原
是
郦
,
暮
年
作
客
总
怜
王
。
天
边
白
雁
愁
秋
雨
,
眼
底
黄
河
送
夕
阳
。
倘
向
五
峰
寻
旧
碣
,
未
须
交
臂
失
灵
光
。
送别
写景
抒情
怀古
写山
咏物
指大雁
写雨
秋天
写黄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燮在异乡漂泊的感慨与对友人郑明经乔迁至山东的送别之情。首联“无端橐笔走他乡,消尽雄心两鬓霜”表达了诗人因工作或命运所迫,不得不远离家乡,岁月流逝,两鬓斑白,雄心壮志逐渐消逝的无奈与感慨。颔联“豪辨惊人原是郦,暮年作客总怜王”运用典故,以郦道元和王维为例,暗示自己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晚年漂泊他乡,对友人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颈联“天边白雁愁秋雨,眼底黄河送夕阳”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愁的氛围,白雁在秋雨中飞翔,黄河在夕阳下流淌,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尾联“倘向五峰寻旧碣,未须交臂失灵光”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寻找过去的记忆时,也不应失去内心的光明与希望,寄寓了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玉女庙
唐·吴融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