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田园
地点
春景
市井
食趣
酣饱之后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村的春日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平天雨气散微茫”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初晴的朦胧景象,仿佛天边的云雾渐渐消散,透露出一丝清新与宁静。接着,“春树连村郁露光”将视线拉近,展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春树环绕着村落,晨露在阳光下闪烁,展现出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湿润。“猎苑青林开鹞道,市门黄砾筑驼场”两句则转向对黄村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猎苑中青翠的树林间,猎鹰翱翔的路径清晰可见;市集门前,黄沙与砾石堆砌成驼队的休息场所,既展现了黄村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其作为贸易集散地的历史痕迹。“珍珠压缶床槽熟,翡翠升槃野豆香”进一步展示了黄村的富饶与生活气息。陶缶中珍珠般的果实已经成熟,翡翠般的盘子上盛放着野豆,香气扑鼻,生动地描绘了丰收的场景和丰富的物产。最后,“上马欣然得酣饱,朝暾隐隐见扶桑”表达了诗人骑马出游时的愉悦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清晨的阳光隐约照耀着东方的太阳,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诗人在这美好的时刻,不仅满足于眼前的美食与美景,更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黄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以及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是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画卷。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归辋川作
唐·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花朝过刘金吾斋阁小饮即席赋
明·胡应麟
暖日暄风半画堂,金吾西第暮传觞。图书粲烂偏盈架,绿竹参差尽绕梁。赋就桃花潜弄色,吟馀梅萼乱飞香。接䍦颠倒休辞醉,能忆通家旧雁行。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六)
清·多隆阿
闻鸡复命驾,早渡碧流河。再行三五里,村小枕山阿。桥横东西涧,场筑南北坡。老农呼岁歉,害稼暑雨多。适逢三叉路,未敢率尔过。停车子细问,周行亦不讹。在原碾白草,踰岭陟翠螺。牧.....
过棠梨沟
金·党怀英
地僻人烟少,山深涧谷重。坡陁下长坂,迤逦失诸峰。问俗知怀土,听歌识相舂。几家茅屋外,田亩自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