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英
台
近
·
二
十
四
阕
(
其
八
)
并
序
七
里
塘
,
重
五
序
。
都
载
画
船
住
。
灯
障
流
苏
,
彩
凤
入
窗
柱
。
模
糊
蘸
水
衣
香
,
压
筵
酒
气
,
夹
茉
莉
、
香
风
来
去
。
叩
弦
语
。
甚
般
腻
翠
膏
红
,
未
称
曳
纨
素
。
倘
再
游
时
,
莫
趁
众
喧
聚
。
要
看
杨
柳
青
山
,
芰
荷
明
月
,
还
要
听
、
荻
芦
凉
雨
。
写景
节日
端午节
地点
七里塘
抒情
怀古
赞美
场景
画船住
地点
山水
赏析
这首《祝英台近》词,是清代词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端午节游湖场景。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时节七里塘畔的热闹与静谧交织的景象。“七里塘,重五序。都载画船住。” 开篇点题,七里塘在端午节这一天,热闹非凡,人们乘坐画船,享受着节日的乐趣。“灯障流苏,彩凤入窗柱。” 灯光闪烁,如同流苏般装饰着船舱,彩凤图案的窗柱更添了几分喜庆。“模糊蘸水衣香,压筵酒气,夹茉莉、香风来去。” 描述了湖面上飘散的衣香和酒香,以及茉莉花香与微风交织的清新气息。“叩弦语。甚般腻翠膏红,未称曳纨素。” 歌声悠扬,女子轻柔的话语中透露出细腻的情感,与华丽的服饰形成对比。“倘再游时,莫趁众喧聚。要看杨柳青山,芰荷明月,还要听、荻芦凉雨。” 词人希望再次游览时,能避开人群,欣赏到杨柳青山、芰荷明月的美景,聆听芦苇在凉风中的低语。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游湖的欢乐与宁静,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