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山水
边塞
悼亡
战争
落花题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夜图景。首句“月浮湖口未中天”,以“月浮”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月亮缓缓升起的情态,而“未中天”则暗示时间尚早,为整幅画面铺垫了静谧的基调。次句“莺已啼残柳又眠”,通过黄莺的啼叫和柳树的沉寂,展现了春天夜晚的生机与宁静,同时也暗含了自然界生命的循环与短暂。“客梦久抛流水外,诗情长在落花边。”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当下情境的感慨。客居他乡的梦早已被遗忘在流逝的岁月里,而诗人的思绪却长久地停留在落花纷飞的场景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后两句“银屏低照临桥树,铁笛横吹隔浦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银屏之光与铁笛之声,一柔一刚,一静一动,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既和谐又略显矛盾的氛围。银屏低照,照亮了临水的树木,而铁笛横吹,则在对岸的船上回响,两者虽相隔遥远,却共同构成了夜晚水边的独特风景。最后,“唤得妖姬齐门酒,不知江上报烽烟。”这一句巧妙地将欢愉与忧虑交织在一起。在享受美酒佳肴的同时,诗人却无法忽视远方烽火连天的战事,这种看似矛盾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不忘关注国家的命运与和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

猜您喜欢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巡边宿岩昌驿
明·王云凤
病馀强起一巡边,古驿无人但野烟。药裹自煎红榾柮,茶铛还汲碧潺湲。波涛声送床边雨,星斗光悬屋里天。欲吊忠魂何处冢,空留名姓自山川。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吴江三忠祠(其二)
明·唐顺之
墓槚几经秋,兴亡一镯楼。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
满江红·题子危南窳春牧图,即用其见投韵
清末近现代初·冯煦
城上春阴,正俯仰、今古自斟。菰芦外、软红如驶,烟语重寻。万里乾坤无伯乐,龙媒伏枥孰知音。算此情、遥挹石湖仙,深复深。扶桑梦,伤我心。槃阿啸,且孤吟。奈一鞭斜炤,触拨尘襟。.....
饮马长城窟行
唐·王翰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