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
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沈括所作的《赠故乡人》。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变迁的感慨。首句“我家已破出他乡”描绘了家庭的衰落和自己被迫离开故乡的境况,暗示了世事沧桑。接下来的“如连如卓方阜昌”则与前句形成对比,形容故乡在他乡的发展繁荣,似乎并未因诗人的困顿而停滞。“岂料囊金随后散,一齐开铺鬻文章”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曾经拥有财富,但如今却只能靠卖文为生的境遇,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诗人感叹:“我今濒死祇如许”,表达出对生命的绝望和对未来的悲观。然而,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时刻,诗人仍寄希望于友情,“二友犹堪望轩翥”,意指还有两位朋友能够给他精神支持,如同鸟儿展翅飞翔。最后两句“从头借问向来谁,十室九人非旧主”揭示了故乡人事的更迭,昔日熟悉的邻里如今大多已经物是人非,令人唏嘘不已。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遭遇和故乡的变化,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沈括

63首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猜您喜欢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书情献知己
唐·姚鹄
日日恨何穷,巴云旧隐空。一为栖寓客,二见北归鸿。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赁居将罄比,乞食与僧同。花月登临处,江山怅望中。众皆轻病骥,谁肯救焦桐。坐惜春还至,愁吟夜每终。谷.....
岁晏同左生作
唐·韦庄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江南好·寄海升六弟
清·张秀端
长相忆,三楚旧游时。一舸倚蓬看碧岫,双柑携酒听黄鹂。绕膝共娱嬉。
次许先生见寄韵
明·王越
休官深幸太平年,家在东山汶水边。十里春阴饶草树,一庭秋色半云烟。閒㩦白鹤随诗社,尽把黄金鬻义田。遥忆归荣堂上酒,墙东二老酿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