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
柳
四
首
(
其
一
)
只
管
春
来
不
管
愁
,
断
肠
青
到
玉
关
头
。
一
鞭
力
促
征
人
骑
,
双
黛
颦
添
少
妇
楼
。
远
道
绵
绵
留
树
表
,
离
情
絮
絮
化
萍
浮
。
东
西
南
北
天
涯
路
,
绿
遍
山
邮
与
水
邮
。
写景
离别
春
边塞
情感
田园
写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与愁绪的交织,通过驿站边的柳树,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与离别的哀愁。首句“只管春来不管愁”,以春日的生机勃勃反衬出内心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断肠青到玉关头”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玉门关作为古代边防要塞,象征着更远的离别与更深的思念。“一鞭力促征人骑,双黛颦添少妇楼”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征人与思妇的情感状态。征人骑马疾驰,内心急切,而思妇则眉头紧锁,愁容满面,两地相望,情感相通。远道的绵延与离情的飘散,如树梢的绿意和随波逐流的浮萍,形象地表现了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的无处不在。最后,“东西南北天涯路,绿遍山邮与水邮”两句,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山间的邮亭还是水边的驿站,都见证了离人的足迹与思妇的等待,绿色的蔓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延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对未来的无限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面对分离时的复杂心情,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