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写景
山水
咏物
扁舟
情感
思乡
赞美
地点
金华
季节
夏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空江波浪渺无涯”,开篇即以“空江”点出地点,波浪翻滚,一望无际,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茅屋深林四五家”一句,将画面拉近,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几户人家隐匿于茂密的树林之中,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却讶扁舟穿木杪”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讶”字,表达了一种意外和惊喜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艘小小的扁舟竟然能够穿梭于高大的树木之间,这一场景既出乎意料,又令人赞叹不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视角。最后一句“山城回首隔梅花”,将视线从水面转向远处的山城,通过“梅花”这一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和层次感,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同时,诗人通过“回首”二字,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