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潼关
写景
抒情
边塞
励志

赏析

这首诗名为《入潼关》,是明代诗人杨旦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进入潼关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昔闻潼关名,今履潼关道”表达了诗人对潼关久闻其名,今日终于亲临其境的感慨。接着,“巇崄何年开,崔嵬自天造”描绘了潼关地势险峻,自古以来形成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群山一拳多,长河百川导”展现了山峦连绵、河流纵横的自然风貌。接下来,“仰面天茫茫,荡胸云浩浩”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时的震撼心情。诗人感叹道路蜿蜒曲折,“径路何萦纡”,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到达目的地的渴望。“力惫无由到”一句,透露出诗人身体疲惫,但内心却充满坚持与不屈。接着,“长风振林薄,为我解烦燥”描绘了清风拂过,带来凉爽与宁静,仿佛在为诗人驱散旅途中的疲惫与烦躁。最后,“停车坐移时,谁复同笑傲”表达了诗人暂时停下脚步,享受片刻宁静,却也感到了孤独与寂寞。“设险壮三秦,皇风肆丕冒”赞美了潼关作为三秦要塞的险峻与壮丽,以及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诗人以“客路敢辞劳,君恩欲图报”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虽长途跋涉,但对国家的忠诚与感激之情,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整首诗通过对潼关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对国家忠诚的抒发,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