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阳
湖
庄
无
菊
走
笔
招
赵
季
清
黄
一
之
登
高
摇
落
江
村
菊
就
荒
,
苦
无
节
物
报
重
阳
。
病
来
欲
废
传
杯
旧
,
老
去
唯
思
著
帽
强
。
已
变
枫
丹
秋
尽
力
,
仅
存
萸
紫
晚
添
香
。
登
高
有
景
那
能
赋
,
唤
取
骚
人
赵
与
黄
。
秋节
写景
咏物
怀旧
友情
励志
赏析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曹彦约在江村重阳节时的景象。首句“摇落江村菊就荒”写出了秋季菊花凋零,村庄显得荒凉,缺少了往常重阳节应有的庆祝气氛。诗人因病身体衰弱,感叹“病来欲废传杯旧”,暗示以往的饮酒聚会习俗可能因病而无法继续。“老去唯思著帽强”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即使身体力不从心,仍想勉强戴上帽子,以示对节日的尊重和对传统习俗的坚守。接下来,“已变枫丹秋尽力,仅存萸紫晚添香”描绘了秋色渐浓,枫叶转红,唯有茱萸的紫色还为这个季节增添了一丝香气,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美好传统的留恋。最后两句“登高有景那能赋,唤取骚人赵与黄”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状况不佳,无法亲自登高赋诗,但仍希望能邀请好友赵季清和黄一之共度佳节,一同欣赏这秋日景色,延续重阳的传统雅趣。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了诗人对岁月流逝、身体衰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传统文化的珍视。
曹彦约
368首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