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月
梅
/
十
月
桃
千
林
凋
尽
,
一
阳
未
报
,
已
绽
南
枝
。
独
对
霜
天
,
冒
寒
先
占
花
期
。
清
香
映
月
浮
动
,
临
浅
水
、
疏
影
斜
敧
。
孤
标
不
似
,
绿
李
夭
桃
,
取
次
成
蹊
。
纵
寿
阳
、
妆
脸
偏
宜
。
应
未
笑
、
天
然
雅
态
冰
肌
。
寄
语
高
楼
,
凭
栏
羌
管
休
吹
。
东
君
自
是
为
主
,
调
鼎
鼐
、
终
付
他
时
。
从
今
点
缀
,
百
草
千
花
,
须
待
春
归
。
写花
咏物
赞美
冬天
梅花
桃花
场景
情感
孤寂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哲思。千林凋尽,一阳未报,已绽南枝,是在说深秋之际,大部分树木都已经落叶,只有少数几棵梅花还没有开放,而南方的某些枝头已经初现花骨。“独对霜天,冒寒先占花期。”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清冷的霜天,在严寒中抢先品鉴那即将到来的花期。这里体现了诗人的不凡气节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接下来的“清香映月浮动,临浅水、疏影斜敧。”则是在描绘梅花的清香随风飘逸,与明月交相辉映,花影倒映在静谧的水面上,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孤标不似,绿李夭桃,取次成蹊。”这句诗表达了梅花与其他植物(如李、桃)的不同,它独立自成,不随波逐流。这里也许包含了一种诗人的个性和对生活态度的选择。“纵寿阳、妆脸偏宜。应未笑、天然雅态冰肌。”则是在赞美梅花,即使在严寒之中,梅花仍旧保持着它的美丽,那不施粉黛的自然面容,如同冰清玉洁的肤质。“寄语高楼,凭栏羌管休吹。”诗人似乎在对远方的某个地方或是某个人传递着自己的心声,而那里的高楼之上,或许有人在凭靠栏杆,手执羌管(一种古代乐器),但却并不急于吹奏。这里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远方的思念。“东君自是为主,调鼎鼐、终付他时。”这句诗中,“东君”可能指的是春天,而诗人似乎在说,春天自有其主宰之道,不必急于安排或干预,只需等待时机的到来。最后,“从今点缀,百草千花,须待春归。”则是在表达,从现在开始,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草木和花朵,只能耐心等待,直至春天的归来。这里流露出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对生命力的期待。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再韵简菊坡
宋·郑清之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吊湘赋鵩强解事,长沙少年空太息。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请翻橘颂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