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
山
溪
(
其
十
一
)
竹
篱
茆
舍
,
底
是
藏
春
处
。
玉
蓓
锁
檀
心
,
带
黄
昏
、
轻
烟
细
雨
。
神
清
骨
莹
,
端
似
雪
堂
仙
,
临
岁
晚
,
傲
寒
威
,
寂
寞
江
村
住
。
琼
林
阆
苑
,
有
信
终
归
去
。
冷
暖
笑
凡
情
,
辨
南
枝
、
北
枝
几
许
。
灵
芳
绝
艳
,
知
肯
为
谁
容
,
东
阁
里
,
西
湖
畔
,
总
与
花
为
主
。
写花
赞美
山水
冬季
咏物
看花
写花之桃花
抒情
节气的冬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江村春景。开篇“竹篱茆舍,底是藏春处”即设定了一个隐蔽而宁静的空间,竹围和茅屋构成了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境界,这里藏匿着春天的气息。接着,“玉蓓锁檀心,带黄昏、轻烟细雨”用“玉蓓”比喻花朵,将其与“檀心”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花朵含苞待放的生机。同时,诗人通过“黄昏”、“轻烟细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和朦胧的氛围,使得春意更加内敛而不张扬。“神清骨莹,端似雪堂仙”则是对人物外貌的一种描绘,“神清骨莹”形容其气质超脱,宛如仙境中的仙子,而“端似雪堂仙”更突出了这种超凡脱俗的美感。“临岁晚,傲寒威,寂寞江村住”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匆匆、时光荏苒的感慨。在岁末的寂寞中,诗人依旧选择在这宁静的江村里居住,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琼林阆苑,有信终归去”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琼林、阆苑都是美好的地方,“有信终归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坚定的信念。“冷暖笑凡情,辨南枝、北枝几许”通过对自然界冷暖变化的观察,以及对花枝南北方向的辨识,反映出诗人超脱世俗情感的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和季节更迭的思考。“灵芳绝艳,知肯为谁容”则是对美丽事物的一种赞叹。这里的“灵芳”、“绝艳”都是形容花朵的美丽,而“知肯为谁容”则是在探讨这种美丽究竟是为了谁而存在。最后,“东阁里,西湖畔,总与花为主”描绘了诗人在不同空间中与花相处的情景。“东阁里”、“西湖畔”构成了一种流动的画面,而“总与花为主”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专注和热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美好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宋·曾协
兰陵为郡更齐梁,地望卓荦闻四方。清班诜诜储材良,相踵往佩太守章。宪公遗爱初未忘,当时瑞露今名堂。于兹辽辽几星霜,此邦复得尚书郎。政似古人天降祥,揭榜华屋遥相望。使君燕寝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