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阳
楼
倚
楼
高
望
极
,
展
转
念
前
途
。
晚
叶
红
残
楚
,
秋
江
碧
入
吴
。
云
中
来
雁
急
,
天
末
去
帆
孤
。
明
月
谁
同
我
,
悠
悠
上
帝
都
。
秋天
译文
我倚靠在高楼之上,极目远眺前方的路
傍晚时分,落叶稀疏,红色残存,仿佛楚地的景色;秋水澄碧,流入吴地的江面
天空中的大雁匆匆南飞,天边的船帆孤独离去
在这明亮的月光下,又有谁能与我共享,这漫漫无尽的京城之夜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高远的山水画面,通过“倚楼高望极”一句,读者便能感受到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四周景色的情境。"展转念前途"则透露出诗人心中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思索。接下来的“晚叶红残楚”和“秋江碧入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季节更迭的感慨。"云中来雁急"和“天末去帆孤”则给人一种动态的美,一方面是大雁的飞行带来的速度感,另一方面是远方船只渐行渐远的孤独感。而最后两句,“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则充满了哲理与淡远之情。诗人在明月下自问,与谁共此明月,又仿佛将目光投向遥不可及的神秘领域——“上帝都”。这里的“悠悠”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心境的宽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寄容廷恂(其一)
明·何绛
永夜怀人独不眠,秋风吹上小窗前。银河岁岁无清浅,书札须将寄客船。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