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思乡情感
母爱亲情
山水风景
季节-冬季
写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设置,展现了游子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母爱的伟大与无私。首句“何山无白云”,以自然界的白云象征游子心中对家的向往和对母亲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空灵的意境。接着,“游子心独苦”直接点明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千里万里间,见云思见母”两句,通过空间的距离感强化了思念的强度,即使身处千里之外,只要看到白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深深依恋。“白云有聚散,儿心无已时”则将情感推向了更深层次,白云的聚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而游子对母亲的思念却始终如一,永不消逝。这种对比凸显了情感的恒久与坚定。“北风何栗烈,吹裂身上衣”描绘了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苦生活,北风的凛冽不仅指天气的寒冷,也暗喻了生活的艰难与挑战。然而,即便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游子的心中依然挂念着远方的母亲。最后,“母居泽山阳,倚门怀远道”将视角转向母亲,描绘了母亲在家中的孤独与思念,她倚靠在门口,遥望着远方,期盼着儿子的归来。这种对母亲形象的刻画,既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也加深了读者对游子情感的理解。“何以报区区,春晖寸心草”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游子对无法回报母亲深恩的无奈与歉疚,同时也寄托了对母爱的感激之情。春晖比喻母爱的温暖与光辉,寸心草则是游子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深情厚意,两者相映成趣,寓意深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情与哀愁的意境,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游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以及母爱的伟大。

猜您喜欢

秋风引
明·蒋主孝
昨夜秋风至,庭前落叶多。遥怜未归客,相见欲如何。
秋怀
明·黄公辅
猎猎西风到海旁,怀人渐觉冷侵裳。梦中有路乡园去,圃里无情草色荒。老鹤宁同苍鹘喙,艳荷输却晚松香。饶他景物随时变,只把虚舟作野航。
题画十首(其六)
明·唐寅
野水荒亭气象幽,山深因少客来游。啼禽欲歇烟霞暝,一对西风落叶秋。
清明二首(其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回㫋背泗水,胜节指清明。新火新烟候,斯来斯往程。风轻春日冷,露重鲁天晴。莫漫孤芳草,即看有落英。
雨夜自感二首(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潘榕
乱离况味已酸辛,羁此经年倍怆神。有母未承归养志,无钱难作遂初人。一篙烟水萦乡梦,四野风沙卷战尘。避世桃源今不在,渔郎何处问迷津。
贻寺僧
明·王世贞
且莫呼檀越,还携贫里箪。无法可施汝,将心何处安。石床凉睡足,僧饭午钟残。闻有函经在,能留次第看。
庭下草
宋·张九成
秋风吹碧草,久客情如何。乡关断过雁,青山高嵯峨。然而梦寐间,往往长经过。梦觉亦我耳,所得初无多。天地存胸中,要当常拂摩。肯为外物流,为赋白雪歌。
渡江云·回雁峰
清·周祖同
翠螺江上影,悬崖古树,树树有西风。一行征雁字,带著秋阴,嘹唳度孤峰。登高写望,踏残云支稳孤筇。空眼前、冷红飞舞,城郭晚烟中。游踪,僧楼瀹茗,石磴题诗,便回头如梦。还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