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
重阳节
秋节
登高怀古
写景
抒情
写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佳节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与仙境的向往。首句“九日良燕会,登高畅余怀”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与友人在佳节之际登高聚会,心情愉悦。接着,“凭虚发清啸,浩荡天风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发出清朗的啸声,仿佛与天风共鸣,展现了他超脱尘世的豪情。“金茎逼华盖,六符明泰阶”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直入云端的金茎,与华盖相接,象征着地位崇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才华与理想。接下来,“排云叫阊阖,灵扉洞然开”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志向与追求,他渴望冲破云层,直抵天宫,开启灵异之门,寓意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最后,“安得金衣鹄,乘之上蓬莱”表达了诗人对仙鹤的向往,希望像仙鹤一样,能够飞升至蓬莱仙境,追求长生不老与心灵的自由。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