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
山
古
祠
林
木
摧
折
堂
庑
倾
,
其
中
塑
像
犹
纵
横
。
狂
巫
腾
踏
野
老
拜
,
瘦
鸡
薄
酒
邀
神
明
。
形
容
诡
怪
蛇
虺
乱
,
声
音
丑
恶
鸱
枭
鸣
。
灾
牛
祸
犬
亦
可
作
,
世
有
此
事
何
由
平
。
写景
情感
离别
灾荒
秋节
地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废古庙的景象,通过对环境和细节的生动描述,展现了时光的摧毁与自然力的复归。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庙中塑像的倾斜,以及狂野巫师在此举行仪式的情形。"林木摧折堂庑倾"一句,以动态词“摧折”形象地描绘出树木压弯庙宇,生动展现了自然力量对人造建筑的侵蚀。"其中塑像犹纵横"则透露出时间流逝后的遗迹,即便是神圣之物也不免倾倒。接下来的两句"狂巫腾踏野老拜,瘦鸡薄酒邀神明"展示了狂野巫师在这荒废的庙宇中进行祭祀活动。这里的“狂巫”形象鲜明,突显出一种野性与原始宗教信仰的复苏。而“瘦鸡”与“薄酒”的描述,则增添了一种俭朴而神秘的气氛。"形容诡怪蛇虺乱,声音丑恶鸱枭鸣"这两句通过对庙中声响和生物形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诡异且荒凉的氛围。这里的“蛇虺”和“鸱枭”都是不详之物,其怪异的声音和形状增强了诗中的神秘感。最后两句"灾牛祸犬亦可作,世有此事何由平"则是对这种荒废景象的一种哲理反思。诗人通过对自然灾害与家畜疾病的提及,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无常和世界不公的感慨,同时也在探讨着这样的现象为何能够存在。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反映出对自然、信仰与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思考。
文同
863首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