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楼
閒
望
红
尘
无
处
不
諠
哗
,
独
上
江
楼
四
望
赊
。
泥
水
僧
归
林
下
寺
,
待
船
人
立
渡
头
沙
。
云
藏
岛
外
啼
猿
树
,
竹
锁
桥
边
卖
酒
家
。
吟
罢
凭
栏
心
更
逸
,
海
风
吹
断
暮
天
霞
。
写景
地点
云
鸟
风
卖酒家
秋景
怀古
抒情
情感
江楼
渡头
竹子
岛屿
心情更逸
海风
夏天
暮色
傍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江楼,四面远眺的宁静与深邃之感。首联“红尘无处不喧哗,独上江楼四望赊”以对比手法,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凸显出诗人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颔联“泥水僧归林下寺,待船人立渡头沙”通过僧人归寺与待渡之人立于沙滩的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以及时间流逝的静谧之美。颈联“云藏岛外啼猿树,竹锁桥边卖酒家”则以云雾缭绕的岛屿、啼猿的树林和竹林环绕的酒家,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尾联“吟罢凭栏心更逸,海风吹断暮天霞”表达了诗人完成吟咏后,倚靠栏杆,任由海风拂面,心中感到更加自由与舒畅,暮天的晚霞在海风中渐渐消散,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心境的升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赵令畤
50首
苏轼为之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著有《侯鲭录》八卷,赵万里为辑《聊复集》词一卷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