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别
溪
边
杨
柳
色
参
差
,
攀
折
年
年
赠
别
离
。
一
片
风
帆
望
已
极
,
三
湘
烟
水
返
何
时
?
多
缘
去
棹
将
愁
远
,
犹
倚
危
亭
欲
下
迟
。
莫
殢
酒
杯
闲
过
日
,
碧
云
深
处
是
佳
期
。
写景
离别
山水
送别
抒情
赞美
友情
秋节
望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意境图景,充满了对逝去时光和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溪边杨柳色参差"一句,通过对杨柳颜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长与凋零交织的情感状态,而"攀折年年赠别离"则表明了诗人每到此时,都会有切肤之痛的离别体验。"一片风帆望已极"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眺望和期盼,"三湘烟水返何时"则流露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对归去时日的渴望。"多缘去棹将愁远"一句,通过对船行进中的阻碍的描绘,暗示了离别之旅并非易事,而"犹倚危亭欲下迟"则透露出诗人不忍离去的心情。最后两句"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光中寻找慰藉之意,通过饮酒来消磨时光,同时也期待着未来美好时刻的到来。整首诗语言淡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丰富的情境和深邃的意蕴。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