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饿
亲情
读书
励志
节日
冬至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侄子阿宜,他虽然身材矮小,但精力充沛,学习刻苦。诗中提到他去年开始学骑马,现在已经能够读书,并且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文章内容。诗人通过对阿宜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才华的人。诗中的语言流畅自然,富含意象。例如,“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这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阿宜学习骑马的情景,还通过“竹马绕四廊”来表达他学习的勤奋和环境的优雅。“今年始读书,下口三五行”则显示了阿宜在阅读上的进步。诗人还通过“忆尔不可见,祝尔倾一觞”等句,表达了对远方侄子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整首诗充满了对未来的一种乐观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通过“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等句,可以看出诗人希望阿宜能够深入学习古籍,不仅是为了个人学问,更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篇温馨而又充满教育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更反映了唐代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传承和个人的成长抱有的期望。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