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赴
池
州
道
中
作
青
阳
云
水
去
年
寻
,
黄
绢
歌
诗
出
翰
林
。
投
辖
暂
停
留
酒
客
,
绛
帷
斜
系
满
松
阴
。
妖
人
笑
我
不
相
问
,
道
者
应
知
归
路
心
。
南
去
南
来
尽
乡
国
,
月
明
秋
水
只
沈
沈
。
写景
山水
抒情
思乡
秋天
写水
赞美
怀古
节制
送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将赴池州道中作》。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青阳云水去年寻”一句,诗人回忆去年在青阳的游历,那时的云水现在还在眼前。"黄绢歌诗出翰林",这里的“黄绢”可能指的是书信或者是诗稿,用黄色的丝线装裱,表明诗人的文墨生涯和对文学的热爱。"投辖暂停留酒客"一句,诗人在旅途中偶遇良辰美景,便驻足停留,与当地的酒客共度时光。"绛帷斜系满松阴"则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帷幕低垂,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帷上。“妖人笑我不相问”一句中,“妖人”可能指的是那些不解风月或不识时务的人,他们对诗人的行为持有嘲笑态度,不理解诗人的心境。"道者应知归路心",这里的“道者”可能是指懂得诗意的人,他们应该明白诗人内心的归属和向往。最后两句,“南去南来尽乡国,月明秋水只沈沈”,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情。无论是南行还是北返,都是在自己的国家里徘徊,月光之下,秋水静默,让人不禁感慨万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旅行、文学和故土深厚的情感,以及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