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人
写衣着
写活动
赞美
宫怨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洛浦边采莲的情景,她的神态如同仙女一般,吸引了十四五岁的少年前来观瞻。女子的发式轻柔地垂落至额前,她身着香气浸润的软衫,让人不禁想要靠近。她的红色袖子因沾湿莲花而显得更加鲜艳,眼睛微微一动,似乎在窥视水中的小生物。飞翔的鹊鸟来回穿梭于女子周围,仿佛也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这位女子可能是某个地主或官宦人家的女儿,被尊称为“平阳公主”,显示出她非凡的地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恬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题欧阳广汤梅花
明·杨士奇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勉.....
赠杨允铭小篆歌
明·乌斯道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汉武书师蜕.....
谢送妃子园荔枝
宋·韩维
年年驿使走红尘,贡入骊宫色尚新。妃子园名犹未改,一笼丹实寄闲人。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一)
明·宁献王
宫花著雨渐应稀,柳絮因风不肯飞。恰似太真春睡重,玉容娇惰不胜衣。
寄上吴王三首(其三)
唐·李白
英明庐江守,声誉广平籍。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客曾与天通,出入清禁中。襄王怜宋玉,愿入兰台宫。
过汉鲁中牟庙
明·程本立
鲁公宰中牟,千载民弗忘。我车式祠下,纡郁感中肠。公昔为政日,异声动四方。野桑有驯雉,田稼无飞蝗。倘非司徒使,厥美亦莫彰。宰邑几何人,孰继芝兰芳。催科簿书急,应接趋走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