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庆
州
赵
纵
使
君
与
党
项
战
中
箭
身
死
辄
书
长
句
将
军
独
乘
铁
骢
马
,
榆
溪
战
中
金
仆
姑
。
死
绥
却
是
古
来
有
,
骁
将
自
惊
今
日
无
。
青
史
文
章
争
点
笔
,
朱
门
歌
舞
笑
捐
躯
。
谁
知
我
亦
轻
生
者
,
不
得
君
王
丈
二
殳
。
边塞
悼亡
抒情
战争
译文
将军独自骑着铁骢马,在榆溪战役中使用金仆姑箭矢。
死亡的盾牌自古以来就有,但英勇的将领如今却感到惊讶,因为这样的事不再发生。
史书上的英雄们争夺着记录笔墨,豪门贵族们在歌舞中嘲笑为国捐躯的行为。
谁会知道我也是个愿意舍生的人,却未能得到君王赐予的长二尺的殳这种武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榆溪战场上英勇作战,面对敌人的金仆姑时毫不畏惧。然而,即便是在古代也有英雄战死沙场的先例,而今朝却未见这样的勇士。这让人不禁想起历史上的文臣武将,他们或在青史留名,或在歌舞升平中享受荣华。诗人自认也是个看重生命的人,但又不得不追随君王赴汤蹈火,展现了忠诚与牺牲的精神。这首诗语言沉雄,意境深远,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和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主义、忠诚和牺牲精神的赞美,也流露出对于生命轻重的感慨。每一个字句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首集诗人情怀与时代背景于一体的力作。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中书耶律公挽词
元·曹之谦
虎啸龙兴际,乘时自有人。风云开惨淡,天地入经纶。忽报台星坼,仍传薤露新。斯民感无极,洒泪叫苍旻。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