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刘
秀
才
归
江
陵
綵
服
鲜
华
觐
渚
宫
,
鲈
鱼
新
熟
别
江
东
。
刘
郎
浦
夜
侵
船
月
,
宋
玉
亭
春
弄
袖
风
。
落
落
精
神
终
有
立
,
飘
飘
才
思
杳
无
穷
。
谁
人
世
上
为
金
口
,
借
取
明
时
一
荐
雄
。
送别
写景
秋节
离别
译文
穿着华丽的服装前往水边的宫殿,新鲜的鲈鱼刚熟,告别江东的故乡。
在刘郎浦夜晚,月光浸润着船只,宋玉亭的春天,微风吹动衣袖。
他精神饱满,才华出众,终究会有所成就,他的才情如风,无尽飘逸。
在这世间,谁能为他开口,借这盛世的机会,推荐他的英雄才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开篇“綵服鲜华觐渚宫”一句,以鲜艳的服饰和宏伟的宫殿作为背景,立即展现了一种非凡的气质。“鲈鱼新熟别江东”则是说到离别之情,鲈鱼新鲜出水,象征着朋友间的情谊。接下来,“刘郎浦夜侵船月”一句,以明亮的月光与静谧的夜色渲染了送别时的氛围,让人不禁想象那份清冷而又深远的情感。“宋玉亭春弄袖风”则是描写春日里轻拂衣袖间的微风,给人一种淡雅与生动的感觉。“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横溢、思想深邃的赞美之情。这里,“落落精神”指的是才子们的高尚品格和坚定的立场;“飘飘才思”则是形容他们才思如流水般无穷无尽。最后,“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两句,是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肯定和期待。这里,“金口”比喻才华横溢,如同黄金一般珍贵;“借取明时一荐雄”则是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推荐这位才能出众的朋友。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的精神气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其才华的高度评价。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