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怀
玉
之
越
谒
秋
房
使
君
纷
纷
人
海
中
,
有
客
面
如
铁
。
前
日
方
游
吴
,
今
日
又
走
越
。
一
身
天
地
间
,
行
役
劳
岁
月
。
问
子
去
何
为
,
岂
是
事
干
谒
。
往
访
蓬
莱
翁
,
欲
换
诗
仙
骨
。
此
行
遇
故
知
,
茂
林
有
清
樾
。
元
龙
百
尺
楼
,
千
钧
引
一
发
。
妙
年
负
壮
志
,
三
军
不
可
夺
。
不
见
韩
致
光
,
虎
须
手
曾
捋
。
不
见
烛
之
武
,
虽
老
更
奇
崛
。
一
杯
壮
行
色
,
肯
作
儿
女
别
。
朔
风
正
凝
寒
,
柳
已
不
堪
折
。
赠
子
一
枝
梅
,
掉
我
三
寸
舌
。
临
风
语
未
终
,
长
江
橹
声
发
。
离别
送别
友情
冬季
写人
赞美
壮志
励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胡仲弓送别友人怀玉前往越地拜见秋房使君的情景。诗中通过写怀玉在人海中面色如铁,频繁的行程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他想去拜访蓬莱翁,期望能借此激发诗才,与故知在茂林清荫下相遇,显示出对友情的珍视。接着,诗人赞美怀玉年轻时怀抱壮志,如同元龙登楼,豪情万丈,即使是面对艰难险阻,也无人能动摇他的决心。诗人还提及韩致光和烛之武两位历史人物,暗示怀玉也有类似的英雄气概,即使年纪增长,依然充满奇崛之气。在分别之际,诗人以壮行酒激励怀玉,表示不愿流于儿女情长,而是在朔风中赠以梅花,寓意坚韧不屈。最后,诗人的话语还未说完,江上的船桨声已经响起,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急促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展现了怀玉的个性特质,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待。
猜您喜欢
因顾子文得交吕元章于其借别也歌以附赠
明·萧光绪
我来虞山交却少,子文坦白堪倾倒。酒后每悲交谊衰,雨云反覆羊肠道。所以倾盖吕新安,岁寒松柏陈雷好。气侠义孚面亦真,殷勤岂为多材巧。文彩卓烁动海邦,龙蛇殊玉争春晓。篆刻秦汉刀.....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唐·李白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舞袖拂秋月,歌筵闻蚤鸿。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送朱郎中得谢归淮南二首(其一)
宋·强至
一束衣冠四十春,公今收得自由身。朱颜出仕看同辈,白发归荣有几人。何处觅金分素里,只闻行路羡清尘。扁舟急解随河缆,犹恐京埃污葛巾。
送友人还里(其一)
明·孙传庭
隋堤春望草离离,愁是天涯惜别时。沦落非关才独短,迂疏自合众相疑。风尘世上吾青眼,文酒场中尔白眉。此去故园应有赋,好将云树动遐思。
送友人之京兼怀陈庶子二首(其二)
元·陆仁
十月江南草树空,五云天近立鳌峰。龙沙飞雪似掌大,马湩醉人如酒浓。曾佐元戎书露布,还陪天子颂东封。宛驹自此行千里,消息无忘辄报侬。
送邢宪佥入贺
明·朱睦㮮
宪使趋京邑,旌旗指上台。霜威驱溽暑,雨色净尘埃。长乐陈仙乐,承明捧寿杯。御炉香欲散,宫扇影初开。献颂封人意,匡时国士才。向来廷诤地,瞻恋独迟回。
送美弟之任金山
明·戚继光
骊驹系雨向郊墟,长夏分携伏枕余。百代家声重赖汝,半生心事独愁予。东归松槚停骖外,南去鲸鲵避楫初。别酒泪痕浑是血,年年塞雁问吴书。
中秋对月送姚辟教授南归
宋·韩琦
去岁中秋安帅并,今岁中秋病守相。并筵极口詈浮云,终久蟾光被遮障。相台此夜天如水,露压凉风秋气王。有客轩然襟义高,直自睢阳来一访。相与僚贤共兹赏,坐看玉轮从海上。皓色疑专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