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
写雪
写酒
写游侠
写景

译文

世途艰险,为何要仗剑而游?
如果想要倾诉心中不平之事,那么我们一同去酒家畅谈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游侠的画面。"大雪满天地",开篇即展现出一幅雪景宏大,天地皆白的场景,给人一种寂静而冷峻的气氛。诗人以这样的环境作为背景,反衬出主人公的不畏严寒,独自仗剑出行的形象,凸显其豪放不羁的性格。"胡为仗剑游",这里的"胡为"表达了疑问,诗人不解为何在这样的大雪天气里,这位游侠依然选择外出,剑不离身,似乎暗示着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某种追求或冒险的冲动。"欲谈心里事",进一步揭示了游侠的情感世界,他渴望与人分享内心深处的想法和经历,这可能是壮志未酬的抱负,也可能是孤独中的寻求共鸣。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游侠形象更为立体,富有深度。最后,"同上酒家楼",诗人建议他们一同登楼饮酒,借酒浇愁,或是共论天下事,显示出游侠的豪爽与热情,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人情味。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了一个在大雪中独行却心怀壮志的游侠形象,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侠义精神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郑燮

78首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书画家、文学家。 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