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秋
龙
门
舟
中
艓
子
小
于
叶
,
早
秋
江
上
行
。
风
波
千
古
转
,
天
地
几
时
平
。
病
骨
怜
沧
海
,
凡
才
耻
圣
明
。
不
眠
闻
短
吹
,
故
国
亦
飘
零
。
写景抒情
秋日写景
思乡之情
怀古哲理
病中感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早秋时节,行于江上的所见所感。首句“艓子小于叶”以小巧的舟船起笔,形象地展现了舟之轻小,仿佛与江面的叶子相仿,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早秋江上行”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的季节与广阔的水域之中。“风波千古转,天地几时平”两句,诗人借自然界的风云变幻,表达了对历史长河和宇宙真理的深沉思考。风浪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更迭,而天地间是否会有真正的平静,这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终极状态的哲学追问。“病骨怜沧海,凡才耻圣明”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以“病骨”自喻,可能暗示着身体或心灵的疲惫与脆弱,却依然“怜沧海”,对广阔的世界充满怜悯与关怀。同时,面对“圣明”,即高尚的道德与智慧,诗人表示“凡才耻”,表达了对自己平凡身份的谦逊与自省,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不眠闻短吹,故国亦飘零”收尾,诗人夜不能寐,听到微风吹过,不禁思绪万千,联想到自己的故乡也如同这飘零的舟船,经历了无数的变迁与动荡。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背景下的普遍漂泊感的抒发,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思乡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自我以及故乡的复杂情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郑善夫
1064首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您喜欢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野兴四首(其一)
宋·陆游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此心所要常无愧,寂寞衡门死即休。
初秋
宋·陆游
湿萤相逐照高栋,又见一年风露秋。流落江湖常踽踽,扫平河洛转悠悠。簿书终日了官事,尊酒何时宽客愁。拟倩天风吹梦去,浩歌起舞散花楼。
饮村店夜归二首(其一)
宋·陆游
致主初心陋汉唐,暮年身世落农桑。草烟牛迹西山外,又卧旗亭送夕阳。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幽栖
明·顾猷
四十为渔长水西,汀兰沙鸟共幽栖。雨馀篱落经蛛网,风静檐牙上燕泥。欲醉且图元亮酒,长贫一任少陵妻。苔矶倦倚还持钓,莫管柴门日色低。
秋思二首(其二)
宋·陆游
日落江城闻捣衣,长空杳杳雁南飞。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