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楼
春
·
赠
别
孟
仓
使
一
片
江
南
春
色
晚
。
牡
丹
花
谢
莺
声
懒
。
问
君
离
恨
几
多
长
,
芳
草
连
天
犹
觉
短
。
昨
夜
溪
头
新
溜
满
。
樽
前
自
起
喷
龙
管
。
明
朝
飞
棹
下
钱
塘
,
心
共
白
蘋
香
不
断
。
写景
春天
抒情
离别
送别
赞美
写花
牡丹
情感
离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离别之苦与怀念之深。开篇“一片江南春色晚”直接勾勒出一个温婉的春夜场景,其中“一片”二字轻巧地概括了江南特有的细腻春意。接着,“牡丹花谢莺声懒”中,牡丹虽已凋零,但莺鸟的叫声依旧慵懒,这里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更通过莺声的“懒”来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一种淡淡的哀愁。“问君离恨几多长,芳草连天犹觉短”这两句则直接表露了诗人的离别之情。诗人询问对方离别之恨有多少,而即便是春意盎然、芳草如茵的景致,也无法填补心中的缺口,这里的“犹觉短”深化了离愁。“昨夜溪头新溜满”写出了溪水潺潺,溪边花开,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紧接着,“樽前自起喷龙管”则是诗人借酒意气风发,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来忘却离愁。最后,“明朝飞棹下钱塘,心共白蘋香不断”一句,通过对次日将要乘船离开的描写,以及与水生植物“白蘋”的情感联系,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和持续不断的情愫。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词人在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
汪莘
289首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