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山水田园
怀古抒情
哲理性情
地点
庐山
怀人念友
惜时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写给其朋友、同为文学家的朱晦庵的。从内容上看,诗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道在羲皇孰断金”一句,意指道德高尚如古代圣贤羲皇一般,能够熔断世间的金锁,即超脱尘世的束缚。"至人出处合天心"则是说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其行为和出发点都与自然的规律相符合。接下来的两句"青山白云有生路,流水落花无足音"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这景象传达了对自由生存状态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世外太古日色静,洞中一片春风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生活场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某种超然物外状态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春天生机勃勃氛围的享受。最后两句"自怜晚辈服膺久,亦许杖屦来相寻"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晚辈”可能指代年轻一代,而“服膺”则是说长时间地怀念着朱晦庵先生。最后一句表达了愿意像古人一样,携带拐杖和草屦去寻找那位不在身边的朋友。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汪莘

289首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您喜欢

峡州东山
宋·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江上答崔宣城
唐·李白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还.....
漫兴
明·张家玉
拟卜幽居绝世尘,桃源无路可逃秦。朝来怕纵潇潇目,愁见青山换主人。
题山寺
宋·释绍嵩
江上山头寺,阴阶竹扫苔。舟横渔唱晚,松暮鹤飞回。野渡花争发,春荷叶半开。嬉游不可极,留眼要重来。
雨后虚堂夜坐次方东轩参政韵
明·来复
紫芝岩下寺,淡泊偶同居。身老计从拙,心亲迹任疏。扫花风定后,题竹雨凉馀。时得论清赏,篝灯夜榻虚。
寄呈寿基致政左司二首(其二)
宋·汪藻
拂衣归憩旧烟萝,钟鼎山林竟孰多。眼看空花皆是幻,心同古井肯重波。清谈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我亦行抛簪笏去,从君春日晒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