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仙
(
其
六
)
日
照
云
中
绛
节
高
,
龟
台
阿
母
召
餐
桃
。
乞
来
斗
大
黄
琼
核
,
剖
作
双
杯
捲
翠
涛
。
写景
写水
仙
传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中的奇幻景象,充满了道教文化的神秘色彩。诗人以瑰丽的想象,将自然界的元素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首句“日照云中绛节高”,以“日”、“云”、“绛节”三个意象,勾勒出一幅晨光初照、云雾缭绕、仙气飘渺的画面。其中,“绛节”象征着仙人的仪仗或法器,暗示着仙人即将出现,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神圣而庄严的基调。接着,“龟台阿母召餐桃”,进一步揭示了诗的主题——游仙。这里,“龟台”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而“阿母”则代表了年长的仙人或尊贵的女性仙人。“餐桃”则是引用了《神仙传》中的典故,表示仙人通过食用蟠桃来延年益寿,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后两句“乞来斗大黄琼核,剖作双杯捲翠涛”,描述了仙人从天界获取珍稀的黄琼核,并将其巧妙地分割成两杯,倒出的液体如同翠绿的波涛。这里的“黄琼核”可能象征着仙丹或灵药,而“双杯捲翠涛”则形象地展现了仙人饮品时的美妙景象,同时也寓意着仙人生活的奢华与享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仙境和仙人的向往,也传达了对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与幻想的世界之中。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