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情
献
江
西
李
常
侍
五
首
(
其
三
)
童
蒙
即
苦
辛
,
未
识
杏
园
春
。
谩
倚
无
为
日
,
还
成
不
偶
人
。
乡
程
长
恨
远
,
旅
梦
亦
愁
贫
。
天
地
虽
云
广
,
殊
难
寄
此
身
。
思乡情感
伤感情绪
忧虑或怨念
写景
怀旧或怀古
译文
孩童时期已饱尝辛苦,还不曾领略过杏花园的春色。
虚度了那些无所作为的日子,最终成为不得志的人。
回乡的路途总是怨恨其遥远,旅途中的梦境也常因贫穷而忧愁。
虽说天地广阔无垠,却难以找到安放自己身心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旅途的艰辛感受。开篇"童蒙即苦辛,未识杏园春"两句,通过孩子们早早承担劳动之苦,尚不知庭院春色之美的景象,抒发了生活的不易与自然之美的无暇领略。接着"谩倚无为日,还成不偶人"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无所事事的日子无法长久享受,最终仍旧成为不得志的人,透露出一种宿命感和悲哀的情绪。"乡程长恨远,旅梦亦愁贫"两句,乡愁与旅途之苦交织,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处境的无奈。最后"天地虽云广,殊难寄此身"则是诗人面对广阔的世界,却发现自己的身躯无法找到真正安放之所,这种矛盾和挣扎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迷茫与困顿。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认同,也有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放弃,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感。
许棠
155首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猜您喜欢
浪淘沙·山居十首(其六)
明·高濂
秋水浸寒花。溪上人家。高低茅屋傍蒹葭。剥枣食瓜村酿熟,醉月西斜。残夜雁咿哑,露冷汀沙。空山无梦到天涯。屋角三竿人未醒,树杪饥鸦。
江馆对雨
唐·王建
鸟声愁雨似秋天,病客思家一向眠。草馆门临广州路,夜闻蛮语小江边。
渚宫春日因怀有作
唐·齐己
旧业树连湘树远,家山云与岳云平。僧来已说无耕钓,雁去那知有弟兄。客思莫牵蝴蝶梦,乡心自忆鹧鸪声。沙头南望堪肠断,谁把归舟载我行。
寄然镜潭
宋·许棐
镜潭炯炯秋无底,著一纤云也是多。禅外当无些子事,如何犹有作诗魔。
灯
唐·李商隐
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冷暗黄茅驿,暄明紫桂楼。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何处无佳梦,谁人不隐忧。影随帘押转,光信簟文流。客自胜潘岳,侬今定莫愁。固.....
横塘夜泊
清·成多禄
出城二十里,孤泊近渔矶。到此橹声渺,悄然人语稀。夜深饥鼠出,水浅乱萤飞。言念山中侣,停琴待我归。
梅花集句(其二)
元·郭豫亨
刻玉雕琼作小葩,湿云黯澹雪横斜。半开半落缘谁事,和影和香属我家。数抹晚霞怜野笛,一泓流水度寒沙。吟边苦思无佳句,立尽斜阳数过鸦。
减字木兰花·思母
清·吴山
连宵风雨。黄叶林间秋几许。大地清凉。游子惊心忆故乡。人生如寄。对景频弹思母泪。何日归期。回首青霜黯鬓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