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抒情
节气的写景

赏析

这首《春吟》由明代诗人李弃所作,描绘了春日里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的感受与体验。首句“东风吹我衣,不能开我眉”,以春风拂面,却难以舒展愁眉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沉思。春风虽至,但诗人的心境并未随之开朗,这种对比,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何曾如草木,动辄得芳菲”一句,诗人将自己与草木进行对比,草木随风而动,便能获得春天的芬芳,而自己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难以享受春日的美好。这一对比,不仅加深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也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性。“有葽皆秋气,无声不子规”两句,通过“葽”(一种草药)和“子规”(杜鹃鸟)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即使在春天,诗人感受到的却是秋天的气息;即便是在寂静中,耳边响起的也是悲鸣的子规声。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和深刻。“踏青驱拄杖,席地误沾泥”描绘了诗人踏青时的情景,拄杖行走,不慎沾湿了地面。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投入,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努力。“呼仆抬愚谑,过僧值掩扉”则展现了诗人与仆人、僧人的互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诗人试图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乐趣,但又常常遭遇门扉紧闭的尴尬,这反映了诗人寻求理解与共鸣的渴望,以及在现实世界中遇到的种种阻碍。最后,“会心行到且,疏雨促人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生活的态度。即使是在细雨中,诗人也愿意继续前行,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然而,生活总是要回归常态,细雨的降临似乎也在提醒诗人,美好的时光终将过去,需要面对现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好景色的欣赏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题括苍冯公岭二首(其二)
宋·曹豳
村南村北梧桐树,山后山前白菜花。莫向杜鹃啼处宿,楚乡寒食客思家。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郊居口号二首(其一)
明·郭谏臣
懒性优游鹿豕群,閒将杯酒对南薰。醉来高卧北窗下,松竹萧萧锁白云。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