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天
抒情
送别
写雨
怀古
情感
佳节
春意阑珊
落花

赏析

这首金末元初的词《渔家傲·其三》(送春六曲)由段克己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离去的场景和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首句“春去春来谁作主”,直接表达了词人对于春去无常的感慨,暗示了自然界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接着,“怨他昨夜江头雨”将责任归咎于昨夜的春雨,仿佛是雨的降临加速了春的消逝。“把酒问春春不语,头懒举”通过饮酒寻欢的动作和春的沉默无声,展现了词人试图挽留春光却不得回应的孤独与落寞。"乱红飞过鞦韆去"则以飘零的花瓣象征春的消逝,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下片继续渲染离别之情,“芳草淡烟江上路”,描绘了一幅江边芳草凄迷的画面,伴随着鹧鸪的哀鸣和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风外榆钱无意绪,空自舞”借榆钱随风飘落,表达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留住青春的渴望。最后,“如何买得青春住”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青春不再的深深遗憾和对永恒青春的向往。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词人对春去的深深惋惜和对生命的思考。

段克己

183首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