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
天
晓
角
·
黄
山
雪
霁
云
开
洞
府
。
按
罢
琼
妃
舞
。
三
十
六
峰
图
画
,
张
素
锦
、
列
冰
柱
。
几
缕
。
翠
烟
聚
。
晓
妆
眉
更
妩
。
一
个
山
头
不
白
,
人
知
是
,
炼
丹
处
。
写雪
写山
写景
赞颂
地点
黄山
情感
赞美
赏析
这首元代张可久的《霜天晓角·黄山雪霁》描绘了黄山雪后初晴的景象,宛如仙境。"云开洞府"形象地展现了云雾散去,露出隐藏在云海中的山峰,仿佛是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按罢琼妃舞"运用了神话传说,暗示山峰如琼瑶般晶莹,舞姿轻盈,增添了神秘色彩。"三十六峰图画,张素锦、列冰柱"描绘了黄山奇峰如画卷般展开,冰雪覆盖如同锦绣,排列得犹如冰柱,壮观而瑰丽。"翠烟聚"则描绘了山间的晨雾缭绕,给静谧的山景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晓妆眉更妩"将山峰比喻为美人晨起梳妆,眉黛如画,更加妩媚动人。"一个山头不白,人知是,炼丹处"巧妙地指出,即使在雪后,仍有山头未被白雪覆盖,这可能是因为传说中的仙人在此修炼炼丹,增添了神秘和传奇色彩。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黄山雪后的美景,融合了神话传说与自然景色,展现出黄山的壮丽与神秘,富有诗意和想象空间。
张可久
100首
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