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陈
父
墓
古
道
盘
回
向
远
岑
,
荒
坟
凄
楚
带
长
林
。
浮
云
已
断
还
家
梦
,
衰
草
空
余
住
世
心
。
海
色
隔
城
邀
暮
晷
,
江
声
挟
雨
送
秋
阴
。
青
莲
后
事
何
堪
问
,
几
处
骚
坛
泪
满
襟
。
悼亡
写景
山水
秋景
怀古
情感
思乡
怀人
墓志
哀婉情感
秋天情调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吴鼎芳的《柳陈父墓》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感伤的画面。首句“古道盘回向远岑”,以蜿蜒曲折的古道引出远方的山岭,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荒坟凄楚带长林”描绘了墓地四周的凄清景象,长林与孤坟相映,渲染出哀思的氛围。“浮云已断还家梦”,诗人借浮云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归乡之梦的破灭,表达对亡者的怀念和自己的无奈。接下来,“衰草空余住世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和失落的情绪,衰草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而“住世心”则表达了诗人对继续生活的执着。“海色隔城邀暮晷,江声挟雨送秋阴”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如海色、暮色、江声和秋雨,寓言时光流逝和季节更替,增添了悲凉的气氛。最后,“青莲后事何堪问,几处骚坛泪满襟”直抒胸臆,诗人感叹青莲(可能指诗人自己或亡者)身后之事无人问津,只能在怀念和哀痛中独自承受,泪水浸湿衣襟,表达了深深的哀悼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生活无常的感慨。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