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山
寺
荒
寺
无
人
虫
自
吟
,
断
崖
行
处
薜
萝
侵
。
山
衔
草
木
岚
光
碎
,
水
漾
芙
蕖
夕
照
深
。
风
急
戒
坛
传
静
铎
,
漏
寒
城
郭
送
秋
砧
。
芦
花
细
雨
潇
潇
响
,
疑
有
鱼
龙
听
梵
音
。
写景
地点
秋景
风
山
水
动物
鱼龙
抒情
秋节
芦花
静谧氛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寺庙景象。首联“荒寺无人虫自吟,断崖行处薜萝侵”以“荒寺”、“无人”、“虫自吟”、“薜萝侵”等词营造出一种荒寂与自然生长并存的氛围,暗示了寺庙的废弃与自然界的自我修复。接着,“山衔草木岚光碎,水漾芙蕖夕照深”两句通过“山”、“草木”、“岚光”、“水”、“芙蕖”、“夕照”等意象,展现了山水之美与夕阳的余晖,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风急戒坛传静铎,漏寒城郭送秋砧”则进一步深化了寺庙的静谧与时间的流逝感。风声、静铎(寺庙中用于报时的钟)和远处城郭中的秋砧(捣衣声),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最后,“芦花细雨潇潇响,疑有鱼龙听梵音”以芦花、细雨、鱼龙等元素,将自然与超然的宗教体验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之间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荆山寺独特的环境特征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猜您喜欢
野望
唐·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峡山寺(其四)
清·朱次琦
拱别应公去,缆舟清我心。尝鱼寒具出,谈虎夜镫深。云合诸峰色,风飕万壑音。江湖方满地,灭迹不成阴。
定风波·与叶少蕴、阵经仲、彦·文燕骆驼桥,少蕴作,次韵二首(其一)
宋·葛胜仲
千叠云山万里流。坐中碧落与鳌头。真意见嬉吾已领。烟景。不辞捧诏久汀洲。老去一官真是漫。溪岸。独馀此兴未能收。留与吴儿传胜事。长记。赤栏桥上揽清秋。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酬陈明府舟中见赠
唐·灵一
长溪通夜静,素舸与人闲。月影沈秋水,风声落暮山。稻花千顷外,莲叶两河间。陶令多真意,相思一解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