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宋
太
守
薰
烈
避
居
汤
水
寺
作
赠
其
孙
(
其
二
)
松
发
净
于
沐
,
石
牙
寒
作
棱
。
放
行
忧
世
者
,
请
浴
下
廊
僧
。
落
日
谁
能
系
,
浮
云
不
可
凭
。
佛
前
应
堕
泪
,
不
灭
有
长
灯
。
山水田园
情感·忧民
写景
抒怀
赞美
佛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禅意的画面。首句“松发净于沐”写出了松树在沐浴般的清风中,枝叶更加洁净,象征着高洁的精神品质。次句“石牙寒作棱”则以寒冬中的石头比喻坚韧不屈的意志,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超然态度。“放行忧世者”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忧虑者的理解和接纳,他们如同被允许在此寻求心灵的宁静。“请浴下廊僧”邀请那些为世事烦恼的人来此寺中洗涤心灵,寻求解脱。“落日谁能系”暗示时光流逝无法挽留,而“浮云不可凭”则进一步强调无常与虚幻。诗人借此表达人生短暂,世事如梦的哲理。最后两句“佛前应堕泪,不灭有长灯”,诗人想象佛前的长明灯象征着永恒的智慧和信仰,即使面对人生的无常,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给人以慰藉。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元代诗人丁复的深厚文学功底和人生哲思。
丁复
303首
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题王煮石推篷图
元末明初·钱宰
粲粲晴林截素霓,梦回何处觅新题。画檐压槛江南屋,短棹推篷雪后溪。落月欲分花上下,春风不隔树高低。何当一见冰霜表,放棹孤山烟水西。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寓江州西城
宋·董嗣杲
奔忙梦落富池程,归托蘧庐恋灌城。有石醉乘新月坐,无家吟逐乱云行。衣遗母线寒针在,烧起公山晚阵鸣。邻屋酒香堪洗恨,拟栽松菊效渊明。
庸山诗为张庸庵赋
清·曹禾
安石揪枰陆羽茶,辋川山色镜湖花。尊前风月应无价,日草新诗付酒家。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其一)
明·夏良胜
脚根不避路,到处便为家。醉过十年梦,风抟一望沙。闲情诗入画,生意草方芽。长者须投辖,清清一味茶。
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沈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徵继作
唐·刘禹锡
湘西古刹双蹲蹲,群峰朝拱如骏奔。青松步障深五里,龙宫黯黯神为阍。高殿呀然压苍巘,俯瞰长江疑欲吞。橘洲泛浮金实动,水郭缭绕朱楼骞。语馀百响入天籁,众奇引步轻翩翻。泉清石布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