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
秋景
怀古抒情
悲叹伤情
离别情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首联“一春远梦动悲笳,不尽长空雾霭遮”以春天的梦境和远方传来的悲笳声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孤独凄凉的氛围。接着,“不尽长空雾霭遮”一句,雾气弥漫,视线受阻,象征着诗人与家乡之间的距离和障碍。颔联“隔渚始波漂落絮,空山初霁咽残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隔着水道漂浮着落花,空旷的山间雨后初晴,夕阳余晖仿佛在呜咽。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颈联“百年风木三江泪,万里星河八月槎”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百年风木,比喻岁月的流逝;三江泪,象征着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万里星河,展现广阔的空间距离;八月槎,借指诗人漂泊在外,无法归乡的情境。这一联通过时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自由回归的渴望。尾联“谁在遂州高处望?碧天无际月痕斜”以问句收尾,提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似乎是在询问有谁在遥远的遂州(可能是指诗人所在之地)高处眺望,寻找着那轮斜挂天边的月亮。这既是对家乡的遥望,也是对心灵归宿的追寻,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呼唤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回归的强烈渴望,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寄容廷恂(其一)
明·何绛
永夜怀人独不眠,秋风吹上小窗前。银河岁岁无清浅,书札须将寄客船。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全州道中
明末清初·屈大均
五日松林引,三朝谷口迷。孤村阴雨外,古道白云西。风定分泉响,山深少鸟啼。故乡不可望,千里草萋萋。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