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战争
预言
民生
警示

赏析

这首诗以预言的形式,描绘了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和对未来的警示。诗人通过“五马”、“燕赵”等意象,暗示了北方的威胁与灾难的到来。诗中提到的“化城开”可能象征着某种希望或转机,而“得见”则表达了对这一转机的期待。接着,诗人描述了“兔子乱三州”的情景,暗喻社会混乱,恶行横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弱西强”、“武安川里白鸡鸣”等描述,进一步渲染了局势的紧张与不稳定。诗人警告人们要警惕“鬼兵”的出现,预示着冲突与战争的爆发。“尔来君士面奄青”一句,可能是指某位君主的面容因忧虑而变得苍老,反映了统治者的焦虑与无奈。接着,诗人预言了“五月十日灭你名”,暗示了某个政权的覆灭。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鼓励人们在乱世中保持内心的平静,通过“勤修善”来寻求自我保护与心灵的安宁。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乱世的担忧,同时强调了个人在动荡时期应采取的积极态度——“得安乐,无忧愁”,并提醒人们不要忽视修行的重要性。整首诗充满了对社会动荡的警觉与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洞察力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猜您喜欢

议开水沙连番界杂作六首
清·石福作
内山有生番,可以暂而熟。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穿菁截人首,饰金誇其族。自昔以为常,近者乃更酷。斯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无.....
吴侬谣
明·袁华
四座且勿喧,听我歌吴侬。二月春澹沲,桃杏连村红。壶酒操豚蹄,太守出劝农。所忻风雨时,击壤歌屡丰。榆火发新燧,柳烟散轻风。条侬墙下桑,浸侬水中穜。谷雨侬播种,盈畴绿葺葺。四.....
再和赵正之都运观水战三首(其二)
宋·李纲
使节来从河水滨,天心图旧慰斯人。肃将宸指蠲民瘼,力挽恩波活辙鳞。北伐正须猷克壮,中兴方与物为春。外台岂久留英躅,伫见观光利用宾。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其六)蚕
宋·刘克庄
姑妇晨妆废,其他务未遑。愁逢桑叶贵,贫共织灯光。战士支衣众,宫嫔剪綵忙。可怜功最大,不待华清汤。
旅夜闻寇
明末清初·方维仪
蟋蟀吟秋户,凉风起暮山。衰年逢世乱,故国几时还?盗贼侵南甸,军书下北关。生民涂炭尽,积血染刀镮。
安庆绪将败时谶(其一)
唐·佚名
渡河野狐尾独速,明年死在十八日。
桶冈和邢太守韵二首(其一)
明·王守仁
处处山田尽入畲,可怜黎庶半无家。兴师正为民痍甚,陟险宁辞鸟道斜。胜世真如瓴水建,先声不碍岭云遮。穷巢容有遭驱胁,尚恐兵锋或滥加。
道逢老叟行
明·刘崧
道逢老叟行且泣,背项罹伤血沾腋。全家骨肉散风烟,眼暗肠枯少筋力。自言生长太平多,州县不到无徵科。老去常促邻里会,醉来还唱古时歌。粤从东南兵乱起,乡井流离经一纪。不似今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