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励志
写心

赏析

这首《十二时颂(其三)》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禅师所作,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修行的奥义。首句“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开篇即以禅语点题,提出“无明”为人生痛苦之源,而释迦牟尼佛亦曾深陷其中,以此引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接下来,“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迷失于表象,未能认识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因此不断地在苦海中挣扎,不知疲倦地追求。“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欲望与情感驱动下的盲目行为,将自己置于世俗的束缚之中,成为他人观念的奴隶,失去了自我。最后,“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则提出了修行的真谛:真正的解脱并非通过外在的追寻或他人的指引,而是需要个体内心深处的觉醒与超越,如同问取虚空,寻求那超脱尘世的真理。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对于人生、修行和解脱的深刻见解,鼓励读者跳出世俗的束缚,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